首页

收贱狗

时间:2025-05-25 06:45:41 作者:闽南百年龙舟钉造技艺焕新生 浏览量:36391

  中新网漳州5月24日电 (廖珍妹)素有“闽南水乡”之美称的福建漳州市龙海区,地处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的出海口,水系发达,“五月男人都在疯狂划龙舟”俗语在当地广为流传,生动地形容龙舟季闽南男儿对民俗活动赛龙舟的热爱和传承。

  5月21日至25日,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漳州“龙江岁月杯”传统龙舟邀请赛在漳州高新区举行,漳州15支参赛队伍正劈波斩浪,上演巅峰对决。此次赛事所用龙舟,正是来自龙海区的造船世家吴福来、吴福宁两兄弟所造。

5月10日下午,福建漳州龙舟钉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吴福来正在制作新的龙舟。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

  九龙江流域河网纵横,当地的生产、生活与舟船结下不解之缘,每年农历举行“五月扒龙船”传统民俗,该活动已延续六百多年。龙海区造船业应运而生,如今龙舟钉造技艺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52岁的吴福来为这一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。

  “以船会友,赛龙舟让人快乐、让人振奋和团结……”近日,吴福来受访介绍这一传承百年的技艺与闽南端午文化的激情交融。

  “民众对民俗活动愈加重视,当地龙舟赛越办越多,参与人数逐年攀升。”吴福来介绍,找他们家制造的龙舟长度也越来越长。

  “改革开放前,我们造的龙舟约15米,后加到20多米,这几年甚至加到30多米,我做过最长的龙舟达36米,可容纳90人同时划。”吴福来介绍,龙舟制造经费均由村庄自发捐款而来,近年来捐款金额有增不减。在他看来,这一充满激情与拼搏的民俗活动日渐盛行,与当地民众经济水平提高有关。

5月10日上午,漳州市龙海区埭美村为吴福来新造的3条龙舟举行吉水仪式,图为当地村民们将其中一条新龙舟推入水中。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

  一条传统龙舟要经过选材、开锯木、安底起底、做大坡、安肋骨、涂漆、请船下水等10余道工序才能诞生,少则一周,多则半月。在选材方面,福建杉木韧性好,纤维密度高,水中浮力大,很适合做龙舟。吴福来指出,用料和工艺直接影响行驶速度,需非常谨慎;而龙海的龙舟未安装龙头,只为适应水乡河道狭小、小桥多的特点。

  最后一道工序“请船下水”,当地会举行新造龙舟吉水仪式。进献贡品、祭拜祖庙、敲锣打鼓、鞭炮齐鸣……仪式庄重又热闹,岸边则挤满赶来一睹新龙舟风采的民众。吴福来会为新龙舟“点眼”,赋予其生命。“我们这一派龙舟用鹰眼,形状如三角形,寓意龙舟如鹰一样行得快、看得远。”

  闽南地区龙舟竞渡时间跨度较长。据吴福来介绍,龙海区最早农历四月初一开始组队训练,最迟赛到农历五月二十才结束。

5月10日,漳州市龙海区埭美村村民在水中划着刚入水的新龙舟。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

  吴福来表示,赛龙舟这一水上运动是闽南“爱拼才会赢”精神的生动体现,也寄托风调雨顺、添丁发财的美好愿望。

  吴福来的龙舟目前供应漳州、厦门、泉州、广东潮汕,他和徒弟们一年可建造20艘左右,在订单高峰期常起早贪黑工作才能按时交付。他介绍,民间对赛龙舟的热爱推动了龙舟钉造技艺的传承与创新。

  “市场需要更强竞赛性能的龙舟,且对美观度也越发重视,以前只需简单上色,现在需请专业人员描绘。”吴福来表示,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,传承千年的龙舟破浪向前,生生不息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邦瀚斯秋季拍卖会呈献明代铜鎏金文殊菩萨像等珍宝

今年一年级的小强有一个上四年级的姐姐,听姐姐说,寒假作业教师其实不仔细看的,不做也问题不大。于是面对妈妈要求补寒假作业的要求,小强明确表示:不做!

(寻味中华|非遗)“云朵上的民族”庆羌年迎丰收

服务保障有力。近日,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8.3亿元。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奋战120天夺取夏收粮油丰收行动,集中开展生产指导、单产提升、病虫防控等工作。

牢记历史,勿忘国耻!纪念九一八事变92周年

2月3日19时至21时,安徽六安金安区境内G312国道快速路新阳大道高架桥、胜利路高架桥、皋陶大道高架桥上接连发生多起多车追尾、刮擦事故,共造成1人死亡、3人受伤。经查,事发路段因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桥面结冰,驾驶人未减速慢行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。

展望9月降水趋势,贾小龙表示,预计9月5至14日,北方和华南多降雨,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二至七成,局地偏多1倍以上。北方有三次降水过程,以小到中雨为主,局地有大雨或暴雨,分别为5至7日、8至10日和12至13日。华南受台风“摩羯”影响,5至8日,华南和云南南部将有暴雨到大暴雨、局地特大暴雨。

金观平:提升覆盖全民的就业公共服务水平

“头回客”变“回头客”、老友带新朋……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,纺博会的“朋友圈”亦持续扩大,越来越多台商借展会到大陆“淘金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